32真心告白
每年高叁上学期,德崇高中都会选举几名综合素质拔尖的学生,代表学校参与由国内知名高校联合发起、面向全国重点高中的“哲学与社会创新辩论比赛”。这项赛事分量极重,最终获胜的辩论队将在“强基计划”或“综合评价”招生中获得重大优惠。因此,德崇高中对参赛人选极为重视。
成绩是首要考量。亓芽作为高叁的年级第一,毫无疑问被选中。而阮谦元排名仅次于亓芽,且成绩稳定,同样被列入参赛名单。其他两名参赛者,则从年级前十中遴选。
亓芽对此没有任何异议,这是个难得的机会。哪怕她的文化课成绩已经足够亮眼,她依然想借此再添一枚筹码——在这场赛事中拿下最佳辩论,为自己考入B大增添一道保障。
几轮角逐下来,亓芽顺利进入决赛。备赛期间,她和队友配合无间,尤其是阮谦元,两人不知不觉间培养出十足的默契。
阮谦元思维敏锐,条理清晰,从不咄咄逼人。他总是安静倾听,等别人讲完才微笑着提出补充意见,语气温和得体。
聪明而自谦,温柔而不伪善,正如他的名字一般。
某种隐秘的情绪在亓芽心口不断涌动着,但还是被她生生按下。
*
今年的决赛正好在清水市举行,亓芽不用像往届的学长学姐那样远赴外地参赛。
时间过得很快,转眼到了决赛当天。
市文化宫礼堂,灯火通明,空气因紧张而凝固。
“哲学与社会创新辩论比赛”决赛的辩题是《我们应当/不应当拥抱“数字永生”》。德崇中学作为正方,对阵实验中学的反方。
比赛一开始,双方就寸步不让。正方着重阐述科技发展与人类情感的延续,反方则步步紧逼,不断强调伦理与现实的风险。
攻辩环节中,你来我往的追问如同一根根紧绷的弦,令全场屏息。自由辩论阶段更是剑拔弩张,几度将气氛推至沸点。
阮谦元作为正方叁辩,冷静从容,反应敏锐。几次在对方咄咄逼人的追问下,抓住漏洞,稳稳扳回局面。
亓芽坐在他身侧,心口也随之一松,甚至在某个瞬间,被他坚定的神情触动。
*
终于,到了总结陈词环节。
亓芽缓缓站起,背脊笔直:“谢谢主席、评委、对方辩友。在整场辩论中,对方不断追问:‘为什么要接受数字永生?为什么不只专注现实?’事实上,数字永生不是抛弃现实,而是扩展生命价值。”
她停顿片刻,目光如炬:“它让记忆与情感延续,让爱不会因肉体的消逝而消失。选择数字永生,并非逃避,而是人类对生命价值的另一种珍视与守护。”
她语速微微加快,情感掷地有声:“我们拥抱数字永生,不是否认生命的短暂,而是正视它的脆弱。正因如此,有限生命才可能创造出无限意义。”
话音落下,全场掌声骤起。
*
评委翻阅评分表,最终开口:“根据全场表现,正方以逻辑清晰、情感感染力和精准攻辩获得胜利。”
掌声如海啸般爆发,瞬间填满整个礼堂。
亓芽的手握着笔,指关节微微发白。肩膀随呼吸起伏,她的神色依旧沉静,仿佛外界的喧嚣与她无关,但眼底的光芒却在闪动。
阮谦元坐在亓芽身旁,她的声音仿佛还在他耳畔回荡,那份笃定与锋芒,像火焰一般燃进他心口。
胸腔发热,喉咙发紧,像被无形的手攥住。他忽然觉得——如果此刻不开口,也许就再也没有更合适的时机了。
人群渐渐散开,席位间只剩下细碎的交谈声。阮谦元指尖蜷紧,掌心因紧张微微沁汗。心底有个声音反复催促:无论如何,他都必须把话说清楚。
纵然等待他的不是理想的回应,而是冷峻的拒绝,他也愿意承受。
“……小芽。”阮谦元低声唤她。
亓芽偏过头,眼神里带着一瞬的茫然。
阮谦元心口像被什么推了一把,他直视着她,声音低沉,带着止不住的颤意:“...原谅我这次的自私,我可能要说些会让你感到为难的话。”
他呼吸有些急促,每个字都像是从胸腔深处硬生生逼出来的:“认识你这么久以来,你的聪慧、认真、努力……我全都看在眼里,记在心里。”
阮谦元原本清俊的脸因紧张而变得苍白,一向沉稳自若的模样在此刻近乎破碎。这个总能从容应对一切的少年,此时却连话都说得磕绊。
他喉结上下滚动,极力让声音听起来平稳:
“我发现.....我真的没办法只把你当作同学,或是朋友来看待。”
亓芽一怔,笔从指缝里滑落,轻轻滚到桌面边缘。
他低下眼,又再抬起,眸色灼烈得几乎要将她焚尽:“亓芽,我没法再把这份心意藏下去了......”
“我喜欢你。”
四周是嘈杂的讨论声,可她的耳边却只剩下他的声音,心跳一下比一下快。